6月18日,由上海社科院文學研究所和意昂2滬江學院共同主辦的“數字時代網絡衍生創作學術研討會”在B站總部舉行。滬江學院副院長、校美育中心副主任朱慧鋒,對外漢語教研部主任計冬楨👝,文化素質教研部主任劉永,以及對外漢語教研部的全體教師參加論壇。
朱慧鋒在致辭中提出三點希望👨🏽🎨🧑🏽🦳:一是希望滬江學院教師積極思考🏉,與文學所和B站的同仁們學習研討,碰撞出思想火花💆;二是希望青年學者積極行動起來🧑🏼🍳,拿出創作的熱情,繁榮社會主義文化主陣地💋,勇當創作的急先鋒和主力軍;三是希望高校和科研機構手牽手,共同打造新文科建設和科研的高地。
研討會現場
劉永做“網絡文學的美育價值”主題發言🧝🏽♀️,從康德美學理論和國學四維度理論出發闡釋了網絡文學的美育價值。網絡文學作為新生事物🛌🏼,受到資本運作和消費時代的影響🚣🏼🗂,難免產生很多內容低劣的作品,他對此表示,不必過於擔心🚘🤷🏿♂️,歷史和時間總會篩選出值得流傳的精品🦯。
計冬楨在交流發言時表示𓀃,網絡文學正反映了互聯網時代的特征與變化,互聯網本身就帶來了一種“撕裂”,人們既認識到網絡發展的必然性,又對其感到焦慮🤵🏿,如何自處是這一時代中的每一個個體需要思考和面對的,從而適應時代的快速發展。
合影留念
供稿:滬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