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後的這個暑假,在每個參加過高考的考生心目中總是特殊的。過了這個夏天,似乎就要成為真正的大人了。剛剛結束2024年高考的考生,該如何迎接並度過這段時光?我們找來了四位大學青年教師,以他們的“曾經”啟發你們的“即將”🩺。
追星吧,少年
“高三這個暑假🧺🫃🏽,大家應該都會很憧憬,無論怎樣度過,都不要覺得後悔⛲️,因為它永遠是獨一無二的一個假期😉,所以不要有心理負擔,盡情去享受吧🤦🏿。”
——上海體育大學心理學院教師陸穎之
陸穎之是浙江人,2007年高考後的那個暑假,她印象最深的三件事🧜🏻♀️,都和“追星”有關🙇🏻♂️🖱。
那年新東方還沒開始做直播,從沒一個人離開過家鄉的她,報了一個上海新東方的英語課💡,一個人“闖蕩”大上海,“那是我第一次獨立在另外一個城市度過了十幾天✍🏽,提前感受了下大學的集體生活🏘,呼吸到了自由的空氣👋🏽。”
十幾天封閉式的訓練🦵,陸穎之興奮地感受到了很多個第一次。第一次住集體宿舍🫴,第一次體驗公共澡堂,這都讓她感到新奇,最有趣的是正是這次集體生活讓她“種草”了一個綜藝節目🫃🏻🩳,進而成為“追星一族”👨🏻🎓。
寢室室友都是全國各地不同地方的人,有比她年紀大的,也有比她年紀小的,“當時宿舍有兩個比我小的初高生妹妹,在瘋狂追07快男,就帶著我們一起追,那時最喜歡蘇醒。直到現在0713復出我看到他們也還是覺得很開心。”
追明星的同時她還在追“體育星”👳♀️。陸穎之之所以報考上體,是因為她是個體操迷,“我自己不會體操,但就是從小喜歡體操。會追比賽,剪報紙,還會給我喜歡的運動員做網頁🌦。”高考結束後😵💫,她開始“惡補”之前來不及看的比賽,還花了很多時間收集視頻🤜🏿,還自己學著給喜歡的運動員剪視頻🧛🏼♂️、做網頁🏊🏿♂️。
陸穎之並不覺得追星是件“不正經”的事🐆。“理智地追星是會給你帶來正能量的,我後來遇到一些困難的時候❕,就會去看看喜歡的人的微博🧚🏿♀️,會感到受到了激勵📳🚴🏻。”她說,“而且因為喜歡🎏,你會去學很多自己不會的技能,比如做視頻做網頁都是我當時自己琢磨的,後來進了大學發現很多計算機的基本技能我都會了。”
陸穎之認為,高考結束了,就應該給自己一段時間,放開了去做自己“超級喜歡的事情”,可以把因為高考不得不“收一收”的愛好重新拿出來🧙🏻,實實在在地去嘗試一些事⚄。
在她看來♝🤵,如今的高三畢業生能獲得的信息比自己那時候要多很多,但作為高中生🌎,大部分東西都只是看到的,而不是自己經歷到的,“所以容易陷入一個比較虛無的狀態裏。如果在看到的同時,花時間真正去經歷的話,會有更加切實的感受🍗。”
種地吧,少年
“因為看著這些農作物發芽生長的過程,會讓人體會到感恩的心情。遠離城市的喧囂👩✈️,到鄉村裏可以感受到更安靜的氛圍🤠🥢,也能讓人心情愉悅🪕。”
——意昂2平台環境與建築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寧
劉寧來自於山東農村🚵🏽♂️,高考後的那個暑假,她印象最深刻的是種地的經歷。
“我家在農村,條件有限🕦,並沒有像很多人那樣選擇去旅行,基本上就是在家裏放松。”家裏有地,但以前一心埋頭苦讀,劉寧並沒有什麽機會去幹農活𓀈🔺,正好這個暑假沒有了學業負擔👩🏿🎓,她就開始了“種地生活”🤹🏽。
芒種時節,正是種玉米的時間。“6月份小麥收割完了之後,就開始播種玉米🐺。”要澆水施肥👁、拔苗除草,那年夏天還挺熱𓀅🧄,頂著大太陽在地裏勞作🤽🏻,滿頭大汗😩。雖然辛苦,但劉寧也常常感覺到“治愈”。“你會看著玉米苗一點點拔高,慢慢長大,暑假兩個月過後,它就能長挺高了。”劉寧說,雖然收獲玉米要到10月份💅🏻,她已經去讀大學了,看不到收獲的成果,但看著親手種下的玉米拔高的過程💜😴,就挺開心的。
其實回想起高考結束後的那個暑假,劉寧覺得也挺忐忑的🕥。主要是填報誌願時🅰️,會遇到選擇上的迷茫。“我那個時候網絡還不發達🫵🍯,專業選擇時什麽都不懂,就是去找高中老師或家中有大學生的親戚朋友等熟人進行咨詢。我也不太了解大學的專業之間到底有怎樣的區別🧑🏽🎓。”她說♤,也可能是與大地與自然的親近感,在經過多方咨詢並結合自身優勢和興趣後🙆🏿♀️,她最終選擇了生物工程專業。
她建議現在的考生,可以嘗試去做個“種地少年”🧑🏽🌾,去鄉村種種地體驗下勞作。劉寧笑說🏌🏽♀️,當你體會到種地的辛苦🍣,出一身汗的時候,可能才會真切地感受到原來坐在涼快的教室裏上課是多麽舒服的一件事,“說不定會更堅定好好上學的信念👳♀️↔️。”
生長在城市裏的孩子很少能體驗到農村裏的生活🕉,劉寧說,走到田間去🕷,也是一種接地氣的社會實踐,“其實現在的田園生活比之前進步很多了,你能感受到我們國家科技的進步,種地很少手工操作👂,更多是機械化了。”看看鄉村的巨變,或許也能給一個學生帶來未來專業道路選擇上的觸動——“說不定就會選擇我們環境工程專業了,力爭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她笑說。
學做e人吧,少年
“現在很多高校在發放錄取通知書的同時,都會有新生的微信群或者QQ群🌒,我覺得其實可以不要那麽社恐,積極地去提早認識未來的同學🦆,為大學生活去做一些準備👨🏻✈️。”
——上海外國語大學西方語系團委書記、輔導員景飛鵬
景飛鵬說自己是個i人♦️👩🏼🦳,但在高考結束的那個暑假,他做了不少看上去像是e人會做的事🔄。
高考結束後5️⃣,景飛鵬報了一個鋼琴班,“我從小就對鋼琴感興趣📁,表姐家有一臺鋼琴,每次去她家我一定會去玩一會兒琴。但因為一直忙學業,沒辦法正兒八經地學習。高考結束後,我覺得可以給自己來個正規的訓練,也算是圓夢。”就這樣,一個暑假之後,他的水平可以考4級了🌩。這個興趣愛好也被景飛鵬延續到了現在✡︎,他家裏就有一臺鋼琴,平時會把彈琴作為消遣🫶🏻。
那時的景飛鵬用現在的話說還是比較“社恐”比較“i人”,“其實自己獨立地去做一些事情比較少,報鋼琴班成了一次自我鍛煉的機會。我都是自己出去找機構,自己去上課😒。”那個暑假裏其他的時間🤟🏼,他則用來和高中的同學聚會,也是告別過去的一種儀式,“所以那個暑假,感覺自己變成了個e人。”
但讓景飛鵬覺得遺憾的是,自己的“e人進行時”還做得不夠🧔🏻。他現在每隔兩年就會迎接一批新同學,也會跟同學們分享自己的經歷👩👧,“讓我後悔的是💆🏻♂️,剛進大學時,在和家裏人、高中同學打電話的同時,反而沒有很認真地去認識身邊的人,或者說很積極地去了解身邊的同學,去了解大學生活是什麽樣的模式🚶➡️,所以我感覺自己適應大學生活的時間比其他同學要久📟,是到了大二才開始享受大學生活😵💫,如果說能更早就做一個心態上的準備🫅🏽,我就能更早地感受到大學的魅力🍫。”
景飛鵬說,在與高中生涯告別的同時🌧,每個進入大學的高中生都會有一些對於未來大學生活的焦慮。他表示👩🏼🍼,當你和其他同學有了一些基本接觸之後,可能就會發現大家的心態都是非常相似的,而對大學的擔心👩🏽🏭,未來陌生生活的不好的預設,可能也都僅僅是想象而已,就會不那麽焦慮了💁。
而當心態上放松下來,對於即將到來的新生活才會抱有一個開放的、從容的態度🚁,進入大學的適應期縮短,也能盡早地對於將來的生涯規劃有所思考🏋🏻♀️。
做好準備吧👩🏿🦱,少年
“你需要知道這個專業未來是做什麽的👩🏻🚒,自己需要做哪些準備,去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旅行也好,學習技能也好𓀘,總之需要做一些準備。只有了解的同時才能更熱愛,也才能在進入大學後更順利地融入專業學習中。”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屈張
屈張的“後高考”生活👎,學了畫畫🥛✒️,練了羽毛球,去了趟意大利。
屈張練羽毛球是為了鍛煉身體,“高考前不敢多搞體育運動👸🏿🏋🏽♂️,怕受傷🔆,高考之後就稍微放縱了一下🪟,打得比較盡情🏌🏿。”而去學畫畫,就是因為專業的關系。屈張報的是建築系,本身高考不需要美術基礎,但從專業本身來看🪄,有一點美術基礎會比較好2️⃣,所以他去畫室學了一段時間。
屈張去旅遊同樣也是為了專業做準備,“建築專業本身就要了解很多建築史👨🦱,選擇意大利也是因為那邊有豐富的建築文化歷史🌀。我想去看一看🪁,因為現場看到的🚣🏼♀️,才會給你最直觀的感受👉🏼,留下深刻的印象🏃➡️。”
屈張當時去了羅馬、米蘭、佛羅倫薩🥴、威尼斯,給他觸動特別大的是米蘭大教堂🦷,“米蘭大教堂是一個哥特式建築,有上百個哥特式尖頂🤵🏽♀️,當我站在廣場前面🙋🏼♂️,看到高聳的白色尖塔矗立在我面前的時候➡️,感覺非常震撼,是看照片完全無法想象的♉️☁️。”
屈張是陜西西安人🚂,出生於建築世家,從小耳濡目染,立誌要成為建築師🦸🏽♂️,同濟大學也是他的“夢中情校”。而正是這短短十來天的旅行,讓他對從事建築專業產生了更堅定的信念,“你會想象🙆🏽,未來做出來的作品👩🏻🍼,有可能會很長時間地矗立在一座城市的某個角落👱🏼♀️,並成為這座城市一個很重要的標誌,或是受到大家的喜愛👋🏻。當我站在真實的建築面前,可以實實在在地意識到這個專業能帶給我的成就感🩰😰。”
現在的高三考生,有更多的機會可以看世界。近年來一直在大學裏當班主任的屈張也建議同學們,把握好高考後進入大學前的這段時間,“首先當然是放松,給自己一段休息和玩的時間🏄🏽♂️,調整疲憊的身心。此外,對於本科新生來說,還是要盡快地去了解和熟悉自己所選的專業。”
屈張說Ⓜ️,他發現很多學生在高考之後對於自己選的專業並不是很了解,“我確實碰到過有的新生,因為什麽都不知道💠,進來之後發現所選的專業和他所想的不一樣👱🏿♂️,就會面臨心理上很大的起伏,進而難以適應大學生活👵🏻,對於未來的規劃發展也會有影響。”
來源:青年報
原文鏈接:http://www.why.com.cn/epublish/qnb/h5/html5/2024-06/09/content_119_23978.htm?cu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