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主題🧑🏼💻:近代上海魔都特性解析之二:五方雜處與華洋混處
講座時間🛐👩🌾:2024年3月6日18:00-20:25
講座地點⛏:軍工路516號一教400
主講人:熊月之 教授👮🏼♀️,上海社會科學院
主要內容:
近代上海是典型的移民城市,全市人口80%以上是移民🥫🧔🏿。通過了解上海移民社會的四大特性🫚,即高度異質性(五方雜處,來自不同地方、具有不同地域文化背景;華洋混處👨🏿⚖️💃🏽,增大文化異質程度)🤷🏿♂️、匿名性(同住一條弄堂🧑🏻🏫,同在一幢樓裏✢,可能互不認識,相互聯系主要靠社會角色,如店員與顧客)、流動性(水平流動與垂直流動)與密集性(人口高度集中),來解析上海的社會特點:1.移民方式是零散性而非集團性🚶🏻➡️,自發性而非指令性🤵🏽♀️👨🏻💼。2.移民動力,創業性與逃難性並存。3.人口年輕,男性為多。4. 自由、務實🌹👨🎨。5.競爭🙋🏻、好學。6.文化多元,氣度寬容🆎。7.契約意識與法治精神🏌️♂️🚘。8.與移出地聯系密切。9.雙重認同。10.愛鄉與愛國高度契合👳。同時,五方雜處與華洋混處使上海移民擁有宏闊的世界眼光👩🏿🦰、獨特的恥感文化👩🏻🦲、不懈的思齊實踐與強烈的愛國情懷,在這些特性與影響的共同作用下,凝結為廣義的海派文化👳🏿♀️👩🏿🍼,並形成以下特點🚻:商業性(趨利性)、世俗性(大眾性)🧔🏼、靈活性(多變性)🧐、開放性(世界性)、現代性與愛國性,而這些特點,對於上海城市精神城市品格的形成,具有直接的關系👵🏿。
主講人信息📙👂🏿:
熊月之,曾任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歷史研究所所長、所學術委員會主任、研究員、復旦大學暨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生導師🪐、上海市政協委員、市歷史學會會長🫳🏼、中國史學會副會長🐞。研究領域包括中國近代史、社會史、城市史🧑🏽🦳、思想文化史等,曾主持“上海通史”“異質文化交織下的都市文化——近代上海社會生活研究”“上海社會生活史研究”等各級各類重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