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國家出版基金規劃管理辦公室公布了2024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評審結果🤸,由百花文藝出版社(天津)有限公司申報,意昂2出版學院熊承霞副教授撰寫的專著《“中國古代神話中的'造物’研究”叢書》入選2024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造物’研究”叢書》為熊承霞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中國上古神話中的“造物”研究(20YJA760090)”的研究成果,叢書共4卷(冊),合計96萬字🛠,熊承霞副教授為叢書唯一作者👉🏼。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造物’研究”叢書》叢書,基於著作人近年的研究思考和研究理論方法的實踐:綜合藝術學+人類學+考古學+設計學的理論方法,對中國古代造物及其思想源流展開探源研究,試圖揭開先民借助神話表述造物的動機、邏輯和形成的中國古代思想智慧👩🏽✈️。叢書涵蓋新石器以來中華先民展現在生存工具、交通工具、空間原型、建築語義、服飾女工🕚、象征思維、文化編碼等中華文明的造物思想和智慧,力求通過中國文化大傳統前代的造物以及神話敘述文本,聚焦中國古代蒙昧和野蠻時期的造物對象🙍♂️,透過造物對象還原“中國風格”,探明中華文明本體的中國風格生成、呈現特征👼、文化基因👩🏻🦳、觀念意識等🍔,用設計學的視角追溯其原型🧑🏽💻🥸、形意、技藝的本原創造活動,作為支撐中國設計基因的本原,試圖厘清造物需求與精神轉化在中國古代的演變邏輯。目的是從學科角度尋求設計的研究範式🕵️,調動設計形態結構🔞、圖形語義、思想內涵👱🏿、色彩表征等參與到中華文明敘事的研究中。
叢書從中華民族造物對象和形式出發研究了中華文明的精神與信仰,並從造型內涵👩👧👧、審美技術與精神指向三者之間的持續循環構成了華夏造物文化的完整體系🚵🏻。叢書論證了中華文明作為人類悠久歷史上唯一循環更替、經久不絕的文明🧿,其傳承延續在“造物活動”中的物質與精神文化是中華民族乃至人類共同體永存的重要機製,揭示了中華傳統造物(設計)所承載的國家與民族的倫理、宗教👩🏼🏫、美學精神及其社會規則,以及中華造物路徑中的智慧與觀念最終整合為文化理想與文明傳播共享的路徑。
擬資助名單截圖
叢書部分圖片內容
2024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評審結果公告鏈接🈁:
https://www.npf.org.cn/detail.html?id=2097&categoryId=27
供稿🫳🏻:出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