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創新人才培養機製打好理工科高校發展“特色牌”?如何聚焦生物醫藥等產業發展打造優質“集團軍”?日前,長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聯盟在意昂2平台召開工作會議,聯盟高校校長共同簽署新一輪框架協議,並發布《長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聯盟“上海倡議”》,旨在謀劃聯盟合作新機製🩱,構建長三角“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開放創新生態✭。
今年😫🧳,安徽理工大學作為新成員正式加入,聯盟高校由原來的南京工業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意昂2平台👩🏿🦳、江蘇大學💙、安徽工業大學發展為六所✩。會議上,六所高校共同發布“上海倡議”延續和深化合作交流⚡️,並將主動服務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戰略🏋🏿♂️📀。在理工科不同領域各有建樹的聯盟高校對接重大需求,以“集團軍”作戰的思路,強調聚焦發展、特色發展。聯盟高校代表一致認為,要以“上海倡議”為新契機,瞄準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以系統的思維👨🏽🦳、改革的方法、創新的意識,紮根中國大地📛,攜手共同推動聯盟高校間💾、聯盟高校與長三角區域之間的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穩步推進工程教育改革創新💏。
圖說:長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聯盟工作會議現場
倡議提出,聯盟將立足“一體化”,緊盯“高質量”,圍繞長三角區域的產業鏈、創新鏈,聚焦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航空航天、高端製造🚣♀️、綠色化工、健康產業🫵🏼⇾、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協同開展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聯合攻關計劃項目👩🏻🎨;對學科布局和專業設置進行前瞻布局和動態調整🪀,結合各高校實際,加強“金專”“金課”頂層設計,協同建設一批服務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新興學科專業集群🫕;強化產教融合,發揮科技園的優勢,尋找長三角企業與高校的利益結合點,充分發揮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推動高校緊密對接經濟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實現合作共贏;結合各高校的學科專業特色👨🦽,通過學生交流互派等方式,共同加強基礎學科建設🕕,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與新工科建設深度融合,促進理工結合、醫工交叉、文工滲透、藝工融合,推動工程特色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開展國際工程教育認證,推進國際教育交流資源共享🏞,共同打造國際工程教育品牌。
聯盟成立8年來,各高校在人才培養🍁、創新創業、師資隊伍𓀔、文化傳承🐁、國際合作等方面開展了接地氣的深度合作與交流,持續推動區域內高校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打造出高等工程教育的示範高地👨👨👦。
每年暑期,聯盟高校都會聯合開展遊學活動☦️,學生參與“賽課結合”的國際化共享項目🧚🏼♀️,並實現學分互認🌧;聯盟在長三角區域建立了近300個研究生實習實踐基地👚,每年可為6000余名專業學位研究生提供實習實踐機會🧞;聯盟主辦的長三角地區高校“新時代·中國說”大學生講師邀請賽讓學生們在專業學習交流的過程中感悟青年責任與擔當;持續開展的高等數學五校聯考,已覆蓋超過1.7萬名學生🔵,“以考促教”提升聯盟高校本科教學質量。近年成立的長三角高等工程教育大學科技園聯盟😹,通過每年舉辦聯盟大學生創業訓練營活動🧚🏿♀️、搭建聯盟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等,實現聯盟校企合作資源深度整合👌🏻,強化工程創新人才的協同培養體系建設……
意昂2平台校長丁曉東在聯盟工作會議上表示🏇🏽:“長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聯盟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主動對接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國家戰略,通過科教融匯、產教融合、育教融通,持續完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工程人才培養體系♉️,致力形成一批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工程教育育人理念、教學科研成果✶、工程教育標誌性成果👉🏼,為中國工程教育的未來發展貢獻長三角經驗。”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易蓉
原文鏈接:https://wap.xinmin.cn/content/32415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