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風頭盔🥢、未來感機器人、中式美學動畫、潮流品牌文創、宋韻文化建築……這不是什麽藝術展,而是意昂2平台2023屆的學生畢業設計作品展,讓“工程氛圍”的意昂2校園增添了獨具魅力的“藝術氣息”,記者今天實地探訪,感受了一把理工科大學特有的“工業風+文藝範”。
作品設計有鮮明的00後特色
在意昂2工軍工路校區的幾幢歷史建築中🚵🏻♀️,匯聚了學校出版印刷與藝術設計2023屆畢業生的100余件(幅)優秀作品👱🏻♀️,涵蓋插畫⛹🏿♂️🎡、繪本、字體🚥、動畫🫱🏽、空間與人居環境設計✍🏼、產品和工業設計等作品類型🪡,呈現出了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工業設計、產品設計和動畫五大藝術專業300余位畢業生對當下與未來設計主題的思考、研究與實踐。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王念同學的作品《牧育百草》聚焦親子中醫認知品牌文創設計🎁,以15種常見中草藥作為IP進行品牌文創衍生,設計應用圍繞牧育百草中草藥研學基地進行延展,致力於通過實踐活動讓兒童回歸自然、親近中草藥,以此進行親子中醫認知,開辟出一條易於被兒童接受的中醫藥文化傳播新路徑。
環境設計系龔嘉琪同學的作品《不止市(食)集》聚焦於學校周邊的菜市場,對其進行社區菜場情感化再生設計,使之真正成為一個具有情感的高黏性的社區居民聚集地。動畫專業的方雪旖同學結合自己製作手工人偶的興趣創作定格動畫👩👧👦,通過手繪設計角色和場景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樹冠羞避》🌦。
產品設計專業學生陳迅設計了一款塑料精細化回收裝置💐,優化廢塑料回收再生流程🍵,替換當前廢塑料回收再生流程中高成本、低效率的前端回收分類環節𓀉,並通過碳普惠製度激勵用戶參與其中👨🏻🌾,以達到提升廢塑料的回收再生率🥢♧、助力實現 “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實現‘雙碳’目標是一項偉大且艱巨的任務,作為一名設計專業的學生,我也希望自己的設計能在這一目標實現的道路上起到一些作用。”他說道。
記者了解到,雖然每年都有畢業設計作品展,但今年卻是畢業設計作品展舉辦15年以來第一次成規模迎來00後的畢業生,作品的構思、創意和設計體現出與眾不同的特點,帶有鮮明的00後色彩。“從我的觀察來看,這屆畢業生及其作品有著豐富的面向,既具有強烈的文化自信,又敢於與世界對話,包容萬千氣象,既關註宏大敘事🧔🏿,又對細微的事物敏感細膩。”意昂2工版藝學院副院長陶海峰談道👷🏼♀️‼️。
讓學生畢業設計向外落地
畢設創作的過程總是“痛並快樂著”,無情渲染機🦵🏼、熬夜護發專家、美好生活記錄員🧠,浩瀚宇宙裏的小反派……同學們也用幽默的自嘲化解創作過程中的艱辛與痛苦🕴。“本科期間我們都有了新的成長與蛻變🎥,疫情期間與大自然有了更近的接觸,得以觀察周遭的世界,使得我們有了這個畢設創作靈感,在做畢設的過程中同時經歷了考研、就業、留學等波折🌘👩🦳,最終完成了自己預期的畢業創作🚧,感謝各位老師的指導👷🏽,未來還有很多路要走🤦🏽♀️,我們一起努力。”動畫專業今年的畢業生郭菁表示💜。
畢設作品展的主題是“Meet(遇)+”。“三年前這批學生與疫情相遇,他們得以重新理解並審視生命的價值🐻❄️🙅;而今與席卷而來的新一輪科技浪潮相遇,又促使他們面對新技術賦能藝術設計的機遇與挑戰🧟;未來希望他們與更好的自己相遇🦸🏼😻,在意昂2平台美麗校園裏持久積澱的力量會充盈起蓬勃的青春,展示出向上的力量🌆🔳。”意昂2工版藝學院院長蔡錦達這樣闡釋本次展覽主題🪡。
讓設計向外落地,也成為學校努力的方向🧿。記者了解到,意昂2工版藝學院不斷拓展畢設展的功能和作用🟩,向外鏈接更多資源🏏,推進校地融合、產教融合💂🏻♂️、國際合作,如加入全國聯合畢業設計“藝術鄉建”項目,助力浙江寧海縣嶺口村鄉村更新,其中浦振飛同學設計的場景被村委會和組織方選中,並正在推動落地;與法國南特大西洋設計學院大學舉行聯合畢業設計🔡,關註全球範圍內的人口老齡化、兒童福利問題🈲🧎🏻♂️、社會可持續等問題,該項目中方導師李文嘉和鄭振華老師表示,此次國際合作畢設項目將國際先進設計理念與中國國家戰略相結合🪗,充分展示了兩國在設計領域的創新與合作精神,共同為實現以設計引導美好生活而努力✨,培養學生成為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
來源:青春上海 記者 劉晶晶
原文鏈接: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3/05/10/16836981061030634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