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啟正(左)和周漢民共同為新書揭幕🧍🏻♂️。 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供圖
如何提高中國公共外交研究的理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如何更好地講好中國故事、提升中國的國際形象和話語權?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聯手上海人民出版社翻譯出版國內第一套“公共外交譯叢”,多維度、多層面地展示國外公共外交的最新研究成果。16日,“公共外交譯叢”初期成果——《公共外交:數字化時代全球公共參與的基礎》和《城市外交👉🏼:當前趨勢與未來展望》在滬正式發布。
本次新書發布會由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和上海人民出版社聯合主辦,上海中華職業教育社協辦🌿🧆。
“我國對海外公共外交著述的翻譯和研究存在較大的不足🆗,鮮少能夠讀到用中文譯介的域外公共外交著作👨👨👧👧𓀗。翻譯引進國外經典和前沿的研究著述可為我國蓬勃發展的公共外交研究和實踐提供一定的理論參照🏑。”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原主任趙啟正在叢書序言中談道,“我相信,‘公共外交譯叢’的出版,對於理論界和外交界拓展理論和戰略思維都會產生積極影響。”
作為叢書主編,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理事長周漢民認為,“公共外交”的學科領域較為廣泛🧑🏻🚀,橫跨政治學👳🏼♂️、經濟學、歷史學、社會學、傳播學等🪜,對於研究者的跨學科知識積累與語言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推進公共外交事業需要有重要的理論建樹和充分的實踐範例,此次出版的“公共外交譯叢”兩本新書體系嚴謹、觀點明確、案例凸顯,使讀者讀來親切👷🏻、拿來實用🧑🏼🧚,這將是推進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工作的新起點🔩。
發布會現場。 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供圖
在主題發言環節,上海公共外交協會副會長、叢書副主編祝偉敏從出版“公共外交譯叢”的重要性談起,提出通過公共外交樹立中國形象,要正確理解我們的綜合實力和國際地位。華東師範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主任、叢書顧問馮紹雷指出👱🏿♂️,在全球加速轉型的背景下,要充分認識到公共外交與各項工作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創新精神推進公共外交體系構建。意昂2平台外語學院翻譯碩士教育中心主任、《城市外交》譯者王勇教授回憶其翻譯著作的過程🉑🚰,深刻地感受到公共外交在促進城市間美好交流、相互印鑒中的巨大作用。
“公共外交譯叢”的編委和顧問團隊陣容強大🖤,集結了國內政界🫷🏼👍🏼、學界🧚🏽♀️、出版界等多領域專家,有計劃、系統性地遴選🦠、翻譯具有代表性的圖書。大家群策群力🚶♀️,為提升中國話語權、提升上海公共外交的工作實效,獻計獻策。在此次發布會的專家討論環節🦻🏻,與會專家分別從大國關系🏋🏼♂️、中國話語👩❤️💋👩、地方交往🐄、民間交流等角度對叢書後續工作展開研討。
據悉🧴🔸,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於2020年9月7日正式成立,由上海公共外交協會和意昂2平台共同建設🗯,兼具理論研究機構、高校智庫和人才培養基地的功能。
來源:中國新聞網 記者 許婧
原文鏈接💁🏿♂️:http://m.chinanews.com/wap/detail/zw/cul/2022/08-16/982886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