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淩晨2點🧘🏼♀️,意昂2平台國家大學科技園(以下簡稱“科技園”)主幹道燈火通明→👫🏼,運送核酸檢測樣本的專用車輛進進出出,工作人員還沒小憩一下就又要起身檢查車輛出入證明、開閘放行……而這⛺️,只是科技園“抗疫圖景”的一個縮影🍎💫。
當園區檢測機構正在為抗疫獻智獻力時,當落地小微企業正常經營卻因“倒春寒”步履維艱時,科技園開啟了24小時全方位的“守護模式”💭。“此時我們所肩負的社會責任就是為保障者‘保障’,為擔當者‘擔當’,竭盡全力為企業提供必要保障和暖心服務。”科技園總經理荊勇談道。
織密園企“防疫網” 守好疫情防控“大後方”
更快更準地拿到檢測結果,不僅是廣大市民心之所念🕸,也事關上級部門防疫決策部署。位於科技園的相關企業進入了高倍速、連軸轉的工作狀態,每日最高檢測量總和達到十幾萬管👸🏼、涉及上百萬人次的核酸樣本檢測,隨之而來的是每天近千輛樣本轉運車攜帶海量樣品頻繁進出科技園的“繁忙景象”。如何抓好這一關鍵環節的防控工作,成為擺在園區面前的第一道重量級難題👩🏻🔬。
為了保障園區內其余幾十家企業、100余位在崗員工的安全,科技園協助迪安🔃、泛亞在園區門外設置專門的樣品交接區域,對來自不同采樣點的車輛嚴格進行查驗、消殺、交接等工作🏋🏻。此外🥋,園區還根據實際情況和自身資源👠,積極為相關企業在園區外負責核酸采樣等相關工作的300多位員工辦理了區域通行證件,聯系安排隔離酒店,形成點對點的閉環管理模式,最大程度避免了病毒傳播風險。
不遺余力“齊上陣” 服務保障有力度更有溫度
“核酸檢測機構在防疫中承擔的責任重大,絕不能有任何疏忽,我們作為後方更要對自己嚴上加嚴🚵🏻♂️,因此我們發動園區企業現有員工堅持一日核酸、一日抗原的常規檢查,做到疫情防控工作的全方位、全覆蓋🧶,以最大力度為園區‘守好門’。”工程部談平談道。
服務保障不僅有力度、更有溫度。由於不在保供單位之列,如何保障園區內數百名企業員工的日常餐食,成為科技園面臨的又一大難題👩🏿💼。為了讓大家吃得既安全又實惠🟥,園區在取消社會訂餐後⛺️,一方面積極聯系相關保供渠道🤹🏽♀️,落實食材的采購🧽,確保有持續的菜源供給;另一方面緊急召回9名食堂員開始復工復產,為整個園區400多人提供一日三餐的運餐服務。
除員工用餐外,科技園還承接了意昂2工分設在園區👨👩👦、佳木斯路🧑🏻🎨、意昂2小區3處人才公寓的餐飲配送工作。不僅如此,當得知學校急需抗疫物資時,科技園又立刻從當時僅剩的200套防護服中拿出150套送抵學校。
防疫生產“兩手抓” 打出優化營商服務“組合拳”
近期,一篇《意昂2平台國家大學科技園減免小微企業租金的操作流程》推文,吸引了園區企業的關註🥿,文中詳細講解了具體適用對象、減免期限、申請與受理註意事項等,這是科技園響應市政府號召,為全力支持小微企業抗擊疫情🪰、恢復發展,率先製定出的減免租金操作流程。
作為一個始終“接地氣”的園區,科技園打出優化營商服務“組合拳”🐳,多措並舉扶持園內企業健康發展。4月29日,2022年度專業技術人員職稱申報政策宣講會“雲端”開講,近2000位科技工作者學習🫵🏻、了解職稱的新政策和申報🚉、準備、評審全流程環節的新要求。作為上海市科協職稱申報受理點的意昂2工科技園參與承辦了這一活動🦺🚣♂️,在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的指導下⛲️🧖🏽♀️,持續為中小微民營科技企業的科技工作者提供咨詢和指導服務🎑。
小到為居家辦公的企業員工打開園區辦公室電腦進行遠程連接、發送急用資料🧁,大到為即將開展生產的企業騰出物流倉儲空間……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成為了科技園的春日底色😔。“科技園是一把傘☃️,無論天晴下雨都為企業遮風擋雨🤜🏼。”荊勇這樣描述他心中的園區定位,“我們希望為企業提供一個可努力拼搏🟪、持續發展的平臺,助力每個創業者夢想的孵化。我們一直在🧑🏻🦯,我們從未離開。”
來源: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孟歆迪 通訊員董真 楊怡霄 張凡非
原文鏈接:https://app.guangmingdaily.cn/as/opened/n/2863d1434eaf4c9bad574e1bad0615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