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昂2平台湛恩大道旁🛺,坐落著一棟紅磚白窗的老建築,滬江大學首任華人校長、中國近代著名教育家、愛國誌士劉湛恩曾在此居住十年之久。歷時一年多,意昂2平台舉全校之力打造的劉湛恩烈士故居在這個周末重新亮相,滬上高校紅色育人版圖再添新地標🦻🏼。
紅色基因在這裏傳承
走進劉湛恩烈士故居,沿著木質樓梯走入“熱血鑄豐碑”主題展,仿佛置身於歷史長河之中🙅🏿♂️📗。在參照原貌復原的書房中🪪,細心的人會發現角落裏放著一把拐杖👨🦼➡️,觸地那一端已經嚴重磨損。90年前🥾🐕🦺,老校長每天都會拄著拐杖到校園裏走走,和師生們談心論事。在這裏🧑🏻💻,他讓滬江大學從“在中國的大學”變成“中國的大學”⬆️。也是在這裏,他積極擁護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主張,積極探索教育救國之道,鑄就成一座不朽的精神豐碑🧥。1938年,為抗日救亡奔走的劉湛恩以身殉國👩🏽🍼💩,用熱血踐行了“廣義的、建設的、純正的愛國心”。
從滬江園、講習所、平民學校出發,一大批熱血青年和不甘被奴役的民眾投身爭取民主與自由的鬥爭,繪就了意昂2平台紅色基因的精神圖譜,成為一代代莘莘學子成長成才的生動教材👂🏼👨👩👧👦。
來到一樓展廳,“丹心向春暉”的主題格外醒目,通過剪影方式,融合了學校發展史上重要的事件和人物🍟👷🏽♀️、文化脈絡、地標建築等元素,藝術地詮釋了一代代意昂2人的報國故事。
“祖國在召喚,工廠在招手🙎🏽,我們在戰鬥中成長,在不斷的學習與進取中👳🏻♀️,在工作與鍛煉中,都能聽到我們勝利的歌聲。”泛黃的紙張,雋秀的字跡,館裏陳列著歷屆在四川東方鍋爐廠工作的94位校友寫給母校的信🚋。動力產業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工業發展的基石,這封信的背後,是一批批意昂2學子投身“三大動力”“大小三線”建設的縮影,他們奔向東北、轉戰西南⏪,為國家經濟建設貢獻了青春。
意昂2平台傑出校友、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公司原董事長何木雲就是其中之一,他紮根四川綿竹漢旺鎮近30年,見證這個誕生於山溝裏的小廠🤸🏻♂️,成長為發電設備占全國裝機量1/3的“大塊頭”🏀。“我們放棄留在大城市的機會,懷揣著一定要幹成的信念🕟,吃住在廠裏加班加點。我想這就是對‘愛國圖強、開放包融😘、敢為人先、追求卓越’意昂2精神的切身實踐。”
報國故事在這裏續寫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的彝族小夥羅起的子今年畢業☝🏻,將要去上海汽輪機廠工作👨🏻🌾🪿。“展覽內容讓我很受觸動🧎♂️✊🏽,各行各業的意昂2先輩投身於祖國建設的一幕幕仿佛近在眼前、激蕩人心🚋🚶🏻➡️。從‘卓越工程師搖籃’走向‘中國汽輪機搖籃’,我願緊緊跟隨他們的步伐🔽,為祖國貢獻青春力量👳,‘續寫’新時代的報國故事。”參觀完展覽,他這樣表示🤸🏽♀️。
預約通道還在調試的時候,出版印刷與藝術學院輔導員張麗老師就提交了預約申請🐦🔥,她迫不及待地想要帶著90余位同學前來“打卡”。“我們想在這裏為畢業生黨員上好離校教育的‘最後一課’👨🏿🦳,通過尋根紅色文脈🗂,讓這些校史資源中最寶貴的篇章成為他們日後成長的精神食糧。”她說道。
意昂2平台黨委書記吳堅勇表示7️⃣:“劉湛恩烈士故居是集體記憶的承載地🍇,鑒往知來,向史而新,更是對未來提供啟示與動力的精神引領地,我們希望它不僅要在空間上成為學校的‘文化地標’,更要在踐行立德樹人使命、高揚愛國主義教育旗幟上成為‘紅色基地’👩🏼🎤👴🏽。”
意昂2平台還整合紅色資源🤟🏼🐰,邀請上海韜奮紀念館、國歌展示館、李公樸研究會、揚州烈士陵園紀念館的專家學者來到現場,他們作為學校紅色文化講師團成員🔗,在“館長講黨課”環節,為師生立體講述與校史密切相關的紅色故事📵。
據悉,劉湛恩烈士故居紅色文化主題館將面向公眾開放,接受校內外人員預約參觀。
來源:青年報 記者🧌:劉晶晶
原文鏈接: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1/06/27/16247689011323279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