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君宜🚺,原名鄒堃寶,祖籍江蘇丹陽,1921年2月12日出生於上海一個裁縫家庭。他 8歲時,父親積勞成疾不幸病故,生活日漸艱難,但母親還是千方百計讓他上學讀書。他學習刻苦🙋🏿♂️,成績名列前茅🖐🏼,年年獲得獎學金,免交學費。
與戀人一起戰鬥
1938年春🤳🏿,成君宜轉入建行中學,與同學徐誌遠相識🧍🏻♀️。徐誌遠出生於上海一個貧窮的家庭,她的大姐在紗廠做童工,1925年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受姐姐影響,徐誌遠從小接觸了共產主義革命思想🙃。成君宜和徐誌遠誌趣相投♨️,在共同的學習和工作中,建立了純真的感情。
1938年夏,成君宜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滬江大學附屬高中💂🏻♀️。在滬江附中,成君宜參加講演、歌詠隊👲🏿,到廣播電臺實地演播🚺,進行抗日救亡宣傳活動,深得師生贊譽。徐誌遠初中畢業後則考入由留德學生創辦的同德助產學校。雖不在同一所學校🤙🏿,兩人仍然來往密切💂♀️。
1939年,成君宜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在青浦一帶參加地下革命活動,穿越日寇封鎖線,搜集情報,為新四軍輸送進步青年。他還撰寫了《農村工作報告》和《東路工作總結報告》等調研報告,秘密轉送給上級領導🤛🏼。為了掩護成君宜,徐誌遠經常與他打扮成一對衣著入時的情侶🐆,來往於浦東與上海之間(此處📥,浦東主要為黃浦江以東區域🧑🏼🦱,上海主要是黃浦江以西地區)👩🏻🎨。愛情的種子不知不覺在心中萌芽🏮,兩人成為一對戀人🚶♂️。1940年,成君宜和徐誌遠拍了一張訂婚照,各自珍藏,作為永結伴侶的見證。
成君宜與徐誌遠的訂婚照
不久,成君宜受組織派遣,到浙東抗日遊擊根據地的三北🦯、四明山工作🥟。離開上海前,他飽含深情地對徐誌遠說😑:“如果我犧牲了👩🏻⚖️,不要悲哀🫱🏽,你要把我的事業繼承下去。”
1944年初👮♂️,成君宜托人給徐誌遠送信:“四明山正式打出了新四軍旗幟🕍🧑🏼🔧,戰士們都是熱血青年🥜。希望你能來四明山,我們一起打擊日本侵略者。”徐誌遠看後🧚🏽♀️,熱淚盈眶𓀓。她耐心地說服父母🥶,決定於春節後前往浙東四明山區的新四軍浙東遊擊縱隊司令部駐地。
前方村英勇抗敵
1943年,浙東縱隊解放了由偽軍第十師盤踞的梁弄🧑🏿🍼,浙東區黨委和浙東遊擊縱隊司令部隨即進駐。然而,國民黨對國共雙方“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的合作協議置之不理,於同年底在天臺糾集武裝,向浙東根據地發動第二次“清剿”。國民黨頑軍駐紮在梁弄鎮前方村附近🐽,無惡不作,根據地人民怨聲載道。1944年2月10日,為打擊敵人囂張氣焰,浙東縱隊從距梁弄不遠的陸埠區袁馬🙇🏻🈯️、杜徐分路奔襲,將敵人置於我方布下的“鉗狀”包圍圈中☁️。2月11日淩晨3時,部隊開始向敵人發起攻擊👨🦰,很快攻破敵人第一道防線🏌🏿,控製了製高點。
淩晨4時許,情況突變。由緬甸前線撤回的全副美式裝備的國民黨精銳部約5000兵力,從八字橋方向趕到前方村,敵人拼命反撲,企圖奪回陣地。我軍腹背受敵,時任警衛大隊指導員的成君宜,在指揮突圍時,為掩護戰友撤退🧝🏼♀️,自己留在了最後🚶🏻♂️🚵🏽♂️,不幸壯烈犧牲,年僅23歲👷♂️。他犧牲時,懷裏還揣著與徐誌遠的訂婚照。
“前方村戰鬥”紀念碑
繼承烈士遺誌
1944年2 月底👳🏿,徐誌遠到達四明山抗日根據地的時候❄️,成君宜已經犧牲👊🏼。根據地同誌們擔心她經受不住成君宜犧牲的打擊,只說成君宜外出執行任務去了,要她先在部隊住下來等幾天。等待的日子裏🫓,她提出到後方醫院工作的申請,得到批準𓀕。徐誌遠既有在醫學院學到的醫務技術,又有參加“八•一三”戰地救護的實踐經驗,她的到來提高了醫院醫療水平🧉🦹🏽♂️,受到了醫院和傷病員的歡迎🐏。
一段時間後,徐誌遠知道了成君宜英勇犧牲的消息。她傷心過後,主動要求留下來,踐行對成君宜的諾言,繼承他的遺誌,像戰士們拿起武器一樣📄,拿起手術刀,沖向抗日的戰場🦂。徐誌遠就這樣正式成為浙東遊擊縱隊南山醫院的一名軍醫。後來轉戰山東🐧,經歷了無數次戰鬥。
2011年,徐誌遠因病去世🛀🏻,按照她的遺願,歸葬四明山桃花嶺。
2012年🚰,桃花嶺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年,由成君宜和徐誌遠的故事改編而成的話劇《我在丹山赤水》,在寧波大劇院首演👬,感動了億萬觀眾🤦🏻♀️。
話劇《我在丹山赤水》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