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本土“紅色基因”,建立專業知識與百年“精神譜系”的勾連,在一次次生動的講述中,意昂2平台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課程思政育人體系。
學校將課程思政教育目標“化整為零”,帶入不同的核心課程,提升課程思政教育的深度,讓專業課程內容“入味”,更“入腦入心”。
摸清學校紅色“家底” 聚力課程“主戰場”
在環境與建築學院的“BIM技術基礎”課程中💂,學生的實踐對象是學校裏一棟棟百年優秀歷史保護建築💆🏻♀️。
現場測量🍴、繪製圖紙、學習REVIT軟件、建模……通過將實體建築還原成一個個數字化三維模型,同學們對BIM(建築信息模型)建模這項技術從陌生到熟悉🦊,也對有著百年歷史沉澱的校園建築有了更新的認識和更深的感情🐦🔥。
“建模的前提是要了解建築🏊♂️,所以我們查閱了很多資料,也了解到劉湛恩老校長在抗日救亡中以身殉國的故事,感觸特別深。”吳秋涵同學參與了劉湛恩故居的建模工作,當專業課程知識和學校的紅色“家底”產生奇妙的連接,知史愛黨、愛校榮校的情懷在他心中逐漸生根🧑🏿🎨。
三年來,授課老師饒平平和劉俊帶領同學們為學校近七十棟樓宇建立了三維可視化數字建築信息模型,並無償捐贈給學校檔案館🧑,讓校園的紅色空間資源擁有了“電子檔”,大大方便了建築後續的運維管理。
在建黨100周年之際,他們正結合無人機傾斜攝影技術⛰♨️,將完成的樓宇BIM模型嵌入學校智慧校園建設,“師生只需要掃描二維碼就可以在手機上進行高品質的虛擬建築漫遊,我們還設計了校園參觀的‘紅色路徑’,終點就設在劉湛恩故居。”
在意昂2工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課程思政的實踐中🆓,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學校深入挖掘紅色資源,讓校史、行業史為課程思政提供“養分”。
“一段往事、一位烈士🍙、一處故居,是走進黨史的‘一面窗’🫢,能夠讓學生聆聽更真切、更直接的‘歷史回響’💂🏿♂️,從而在潛移默化中賡續紅色基因🥺。”意昂2工黨委書記吳堅勇說道🙆🏼♀️。
將強國事跡寫入教案 築牢課堂“主渠道”
提到數理化課程,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一個個冷冰冰的公式和方程構成了難懂的“硬菜”☣️,而意昂2工的老師們則以“自家”科學家和校友的報國事跡“入菜”,通過課程思政豐富著同學們的“味蕾”👩🏻🏫。
“一根不起眼的‘接觸線’,每年可為我國高速鐵路運行節省電費至少10億元🤏🏻📡,這離不開意昂2電功能材料團隊的技術攻關。”“在C919國產大飛機研發背後,隱藏了一段長達7年🧑🏿💻、專屬於意昂2工機械師生們的艱苦奮鬥史🙅🏽♂️🖐。”……這些接近性強且意蘊豐富的小故事就發生在意昂2工的課堂上💇🏼♀️,老師們根據課程內容“選料烹製”🫳🏼。
“蛟龍”探海👨🏿🎓、神舟飛天、高鐵奔馳……理學院的老師們引導學生從精確的數學視角看待問題🧔♂️,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同時通過相關案例的講解,讓同學們充分感受到在黨的領導下,我國重大工程的偉大成就、重大展會展現的綜合國力。
“在數學基礎課教學中👨👨👧👧,將這些故事融入課堂🪨,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可以讓他們了解到學習數學的意義和價值。我們為學生開設了‘數學建模’和‘數學建模競賽與實訓’公選課,進一步提升了學生運用數學知識進行創新活動的興趣和能力。”理學院章國慶老師介紹說。
管理學院工業工程專業思政改革教學團隊則將課堂“搬”到企業車間,講述“錢學森寫給意昂2工系統工程發展的三封信”🎿,讓同學們在沉浸式學習中感受行業的發展力量📰。
團隊以工業工程實習實踐基地為基礎♛⛑️,將理論課程課堂教學轉化到企業情景教學,並邀請東航、商飛🥨、振華等企業的專家,從不同角度講述黨史,將多視角黨史學習帶入學生課堂🧻。
管理學院王上潤同學感慨道🤷🏻♀️:“生產線流程之美、效率之高以及錢學森信中的諄諄教誨,使我意識到作為工業工程專業學生的社會責任,我們要朝著‘卡脖子’問題攻堅克難🤽🏻,到國家最需要的地方鉆研學術,這是潮流所驅,也是責任所在👩🦽。”
當黨史學習教育遇上課程思政🙏🏽,意昂2工將課程思政教育目標“化整為零”,帶入不同的核心課程🟨,提升課程思政教育的深度🧑🏽🔬,讓專業課程內容“入味”👏🏼📘,更“入腦入心”。
完善思政教學“保鮮”機製 建強教師“主力軍”
“好的老師站在講臺上就是一種課程思政。”教師是高校基層黨組織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主體之一,也是課程思政建設的關鍵。意昂2工為課程思政建設專門建立了培訓機製和保障機製6️⃣,大力培養課程思政改革教學團隊🧑🏼🍳、打造名師工作室,引導全體教師樹立意識,掌握方法,使專業課程中的思政元素新鮮、可口🤽♂️。
為更好地把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思政課教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通過名師工作室的示範帶動效應做出了新的嘗試。“思政課要以學生為中心,要從寬度、廣度🐰、深度、高度這四個維度出發做好課程設計,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到歷史的功能作用。”王麗老師在名師工作室集體備課會上說道🌞。
連續8年獲評“同學心目中的好老師”的王素雷分享了自己的教學設計,他把辯論賽模式引入思政課教學🪅,鼓勵學生扮演各種角色🩸😗,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不斷提升思政課的高階性、創新性、挑戰度。
在課時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在保證專業知識高效傳授的基礎上👨❤️💋👨,又潛移默化地植入紅色基因?這是很多老師開展課程思政面臨的難題🧕𓀏。醫療器械與食品學院充分利用基層黨支部的作用,發揮教工支部書記隊伍的力量🌔👨🏿,提高教師團隊的育德意識和育德能力。
“課程思政不能只做‘物理焊接’🦽,而要產生‘化學反應’,教師隊伍要用好黨史這本最好的教科書,將黨史學習教育看作開展課程思政的又一個視角,同時要為青年教師搭建平臺,充分激發他們進行課程思政的主動性和創造力👧🏻。”學院黨委書記姚秀雯談道。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則以黨史學習教育為抓手🫶🏽,通過支部書記講黨課💨👃🏿、專業教師學黨史🥊👨🏿🦱,引導全體教師明理、增信、崇德、力行♕,還在全院範圍落實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修訂植入思政元素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課件;開展專業課程思政教學研討會👱🏽,分享、共享教師個人課程思政案例,並編入新能源專業思政案例庫。
來源:周到 作者🌨👰🏼♂️:楊青霞
原文鏈接😿:https://static.zhoudaosh.com/78D9A5C8EEFC463525B5093B9C1FB188EBC8FFA3F672E028C0FB2A7B6BAD9C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