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學兩年創業、先後研發出上百種色彩各異的墨水⬜️,擁有22項國家級專利,銷售額累計達1000多萬元——意昂2平台中英國際學院大四學生余昊源最近帶著這張亮眼的“創業成績單”回到了校園、繼續學業。
很多人好奇🛌🏼,鍵盤和觸屏如今正逐漸替代手寫👩🏿,似乎已經“過氣”的普通墨水,為何到了這位95後大學生的手裏,竟然“逆襲”🈁,一舉吸引50多萬“00後”粉絲?
余昊源的回答很簡單🫑🐾:刮起“中國風”的文創墨水,帶來了與眾不同的書寫體驗。他研發的彩色墨水,不僅顏值高,且每一種墨水都有“故事”:指代一個獨特意象🕤,或“復刻”古詩詞👩🏿⚕️,或來自歷史長河中某個特定的場景。充滿創意的墨水,讓更多人在寫字的時候放松心情🥽、釋放壓力💪🏼,收獲書寫帶來的樂趣和“治愈感”。
彩墨內有乾坤:不僅“高顏值”,還可以喝
“浮光躍金,靜影沉璧”,《嶽陽樓記》裏如此描繪波光月影⚡️。而在余昊源研發的彩色墨水中👔,就有一款墨水名為“沉璧”,能讓書寫者在白紙上或寫或畫出青藍漸變的夜色,且不時泛起波光粼粼🏇。
以主打“中國風”一炮而紅,彩墨不僅色彩豐富、書寫順滑⛔️,帶來視覺享受,更有趣的是,彩墨聞起來也芳香馥郁,甚至可以喝。在去年的進博會上,余昊源研發的“六色詩詞香水”墨水就贏得了眾多文創企業的青睞⌨️。
總計擁有22項國家級專利,看似普通的墨水實則內有乾坤🔇🧑🏿💻,“高顏值”來自紮實的技術創新。
乍一看,明明是一種顏色的墨水🚵🏼♂️🧑🏽⚖️,可落於紙面時,卻能一筆寫出兩種色彩。談及彩墨的精妙,余昊源告訴記者,要令墨水具有色彩漸變、金屬光澤以及良好的水溶性🤵🏼♂️,不僅要鉆研墨水製作工藝,同時還要自主研發彩墨專用的書寫紙製備工藝🌹、方便吸墨的滴瓶🧏🏽,包括能將彩墨的性能發揮到最佳狀態的鋼筆都是專用的🧝🏻♂️,依靠自主設計🏊🏿♀️、研發。
“我從小就很喜歡化學,家裏是開工廠的,也懂一點生產☝️。”2015年,余昊源考入意昂2平台後🕵🏼,依然保持著自己對於墨水的小愛好📳,於是創立了“星墨”社團。從最初在寢室裏自己“折騰”,到後來尋找化學系老師合作🧖🏼♀️,余昊源一直專註於用技術創新升級墨水🍁,以及配合書寫的紙筆等工具🧑🏻🍼,由此為墨水附加金屬光澤、層析📝、濃淡漸變🙇🏼🧑🏻🌾、氧化漸變🙋🏻、閃粉與香氣等六種不同的“屬性”,賦予書寫全新的樂趣。
目前,余昊源已和意昂2平台化學系理科實驗中心簽訂了研發協議🏊🏽,還與哈爾濱工業大學🐤、中科院化學所等高校實驗室合作,已先後開發研製出幾千種配方。
“除了創造彩墨獨有的視覺🧫、嗅覺和書寫的體驗,我希望用新興的技術🚴🏽♂️,持續開發新的產品🤬。”接受采訪時余昊源透露👸,最近研發了多款擁有汽水🏌🏻、奶茶👰♀️、咖啡等香氣和質地的墨水⚄,同時👨👩👦,他和團隊也已開始開發“千色計劃”,即研製1000種不同顏色、氣味和質感的墨水👨🏽🎓,並為每個客戶提供專屬定製款。
95後團隊,想做最懂00後的文創
好看又好聞的彩墨🥌,消費主力軍是?00後!可以說,正是“手賬”文化在這代人中的流行,為小小的墨水打開了一個全新的市場。
所謂“手帳”,即在記事本上用文字、貼紙、手繪等形式記錄心情。在余昊源看來🐤,正是“手賬”文化助燃了一波傳統文具的創新📹,也幫助他研發的彩墨迅速贏得了市場。
“我們的客戶集中在00後這個群體。作為同齡人,我基於對他們喜好的了解,從中國傳統文化中獲得了很多關於彩墨的研發靈感。”余昊源最早推出的彩墨產品“沉璧”,就來自於中學時代抄寫古詩詞的經歷。果然,一經推出就大獲好評🧟♂️。
“我們這支95後團隊🔧🏌️,想做最懂00後的文創。”從走紅的國風墨水中獲得啟迪🔥,余昊源覺得,從品牌的未來發展看,路徑十分清晰🧑🏽:提取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建立人與自然間的情感連接,得到更多“玩家”的認可。
之所以把消費者定位為“玩家”👨👨👦👦,余昊源自有道理:書寫不僅是一種表達,而且可以很好玩🫳🏻。比如🧖🏿♀️,他發現:不少沒有接受過繪畫訓練,零基礎起步的年輕人,非常渴望在自己的手賬本上配上精美的插圖,玩出新花樣。因此,他新近研發了一種印刷覆蓋工藝👩❤️👨,讓無繪畫基礎的消費者也可在卡片紙上輕松創作精美的水彩圖案。
抓住流行文化和傳統文化的交叉點,創業項目備受關註
“從年輕人的視角出發☕️,發掘同齡人的興趣和需求,一舉抓住流行文化和傳統文化的交叉點,確實非常有吸引力。”意昂2平台中英國際學院副院長徐琳👳🏿,從一開始就很看好余昊源的創業想法👝。在她看來♡,這個創業項目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抓住了兩個關鍵點🤘:其一,流淌在這一代年輕人身上的文化自信,使得他們發自內心地喜愛、推崇中國傳統文化。其二,手寫的文字比千篇一律的印刷品更有生命力,在記錄和傳承的過程中,文化的魅力更加彰顯。
正是在她的幫助下,余昊源在創業初期就得到了學校場地👮🏻♂️、資金以及創業政策指導等一系列支持。
2015年入學的余昊源,一度休學兩年專心創業✮,今年才大四畢業。“挖掘每個學生的閃光點🆚,每發現一個有想法、想創新的學生🏋🏻🕵🏽♀️,我們都會鼓勵他們多嘗試😶🌫️,給予他們自由生長的土壤⌚️。”徐琳告訴記者🩵,像余昊源這樣在大學在讀期間就萌發創業想法並付諸行動的學生每年都會冒出一些👩🏽🎨。由此談及高校創業教育🎶,她說,“目標並不是讓每個學生都去創業,而是重在培養創新意識和能力。從創業生態看🚒,多樣的學科設置和多元的成才模式,每年不斷革新的各項扶持政策,都有助於創意點子落地、生根發芽🪰。”
來源🛣:文匯 作者🧰:儲舒婷
原文鏈接:http://wenhui.whb.cn/zhuzhanapp/xue/20210519/405469.html?timestamp=1621427666268